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两百四十四章:突发疫病  (第5/10页)
的奏摺,基本上都是文参院的官员,对各地发来的电报进行抄录,然後根据其紧急状态选择不同的封面,再呈送孙杰。    这个方法,能以最短的时间,将紧急的事情,送到孙杰这里。    奏疏是北平府巡抚送来的,日期显示的就是今天。    也就是说,如果奏疏上的内容属实,那北平府的疙瘩瘟正处於起步阶段。    疙瘩瘟就是鼠疫,孙杰太了解明末的瘟疫有多凶猛了。    明朝的灭亡,有很大一部分和鼠疫有关。    如果不是崇祯十六年到十七年的那场大鼠疫,明朝还不至於如此迅速的灭亡。    《通州志》记载:崇祯十六年七月大疫,名曰疙瘩病,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。    翻开史书,明末的历史上,“疙瘩病”这三个字屡见不鲜。    在医疗落後的现在,普通疾病都能要了百姓的命,更别说是这种疾病了。    哪怕是医疗发达的现代,各个国家提到鼠疫,都闻之sE变。    来自现代的孙杰,对明末鼠疫的来历以及流行掌握的差不多,平时也注意防范。    孙杰从现代Ga0来了大量的消毒剂,灭鼠药以及各种各样防疫物资。    这些东西,伴随着孙杰脚步,出现在大明北方各地。    正是因为这些东西出现,以至於流行在明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