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0295章 儿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  (第8/9页)
母莫如子。”    “母后之意,儿自是了然于兄。”    “儿亦以为赵王及其母,绝不可同归封国!”    毫不迟疑的摆出‘我也觉得刘如意、戚夫人该死’的态度,又稍止住话头,确定老娘面色回暖,刘盈才继续道:“然儿又以为赵王、戚夫人,绝不可亡于他人之手!”    “至不济,亦不可亡于长安、不当母子同亡。”    说着,刘盈又打量一番老娘的面上神情,确定老娘没有恼怒的意思,这才在心中长出了一口气。    ——没怒,就说明还听得进去劝。    只要听劝,那刘盈,就有起码七成的把握,暂时保住刘如意母子的性命。    “其由,亦不难解。”    “——一者,高皇帝尸骨未寒,国丧未罢;若此时生‘赵王母子同亡长安’之事,恐关东诸侯皆兔死狐悲,心生惧意。”    1    “如此,则日后之宗亲诸侯,恐又当复为往昔之异姓诸侯;太祖高皇帝穷尽一生,方得关东之安宁,亦或尽付诸东流。”    “二者,儿未冠而继位,又母后临朝掌政,凡关东宗亲诸侯,亦或朝中百官公卿,皆心偶有不安。”    “值此之际,若母后怒杀赵王、戚夫人,则关东诸侯必于长安离心离德、朝中公卿噤若寒蝉。”    “长此以往,关东诸侯人人自危,公卿百官惶惶不可终日,纵无人敢行叛逆事,亦当于国朝不利。”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